Search
Search

中國教會本色化運動

基督教會對現代中國反基督教運動的回應 (1919-1927)
The Chinese Indigenous Movement, 1919-1927: A Protestant Response to the Anti-Christian Movements in Modern China
作者:趙天恩 (Jonathan Tien-en Chao)
譯者:林杏音、陳韻珊
出版社:橄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1
頁數:446
貨品號:9789575568078
中国教会本色化运动

$30.95

庫存量: 3 in stock

商品介紹

本書的研究主要探討「反基督教」思潮在新中國(1919-1927 年間)的發展,並探討其與中國教會本色化運動之興起是否有關聯。採用的是歷史關聯法,亦即在一連串「反基督教」的文化事件、政治事件中,探索其與中國教會之回應,特別是與本色化思想的興起和發展之間的關聯。

本研究發現:新文化運動的反宗教性,促使中國基督徒發展出自我批判的態度,渴求跨越教會的藩籬,進入世俗世界與之互動。源於列寧主義的反帝國主義思想,掀起了1922年和1924至1927年的「非基督教運動」(簡稱非基運動),迫使中國基督徒與外國差會劃清界線,與中國人民認同,並融入中國文化與社會;他們相信,要達成以上三項目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獨立的、非宗派的、適合中國人的民族特質的、並與中國文化和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本色教會。然而,中國教會本色化運動,並沒有發展成轉化中國文化與社會的一個持久性運動。1927年4月,當國共分裂、中國共產黨轉入地下工作,非基運動戛然而止、反基督教壓力挪除,本色化運動也隨之息微。本書將闡明反基督教壓力,特別是以反帝國主義形式出現的壓力,和中國教會本色化運動之興起,確有關聯。

本書表明了:本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涉及因素甚多,包括內在的動力與外在的環境。本色化的進程,只要得到適當表達的機會,便可由外部刺激而推動,但絕不是人力所能強求的。基督教從西方傳入中國,必循序漸進地由「移植」、「獨立」、發展到「本色化」。本色化的標誌,是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融合;融合是本色化的基本前提。然而,融合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架構中發生,卻是一種理智或宗教上的主觀抉擇。

作者簡介
趙天恩牧師(Jonathan Tien-en Chao,1938-2004)

生於中國遼寧省,早年在中國、香港與日本接受教育,並畢業於美國的日內瓦大學(文學學士)、威斯敏斯特神學院(道學碩士)與賓夕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 

他創建香港的中國神學研究院(1975)、中國宣道神學院(1987)與中國的中福神學院(2001),而且先後擔任台灣的中華福音神學院第一任教務主任(1970-1971)、道生神學院復校後的第一任院長(1988-1989)、基督書院院長(1989-1992)等,一生致力於中國的高等神學教育。1978 年在香港設立中國教會研究中心,專注當代中國基督教研究,開始出版《中國與教會》、China and the Church Today等期刊與《中共對基督教的政策》(編著)、《扶我前行》、《洞燭先機》、《靈火淬煉》、《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史》(合著)等研究書籍,開墾當代中國基督教的研究。

1978 年重返中國,接觸中國教會與領袖,鼓勵家庭教會開展「野地神學院」來推動神學教育,並在大江南北促進教會合一,傳遞「三化異象」(中國福音化、教會國度化、文化基督化),心懷中國,不愧為中國教會的「良師益友」。趙牧師自1970 年代初至離世為止,在世界各地以「三化異象」為宗旨,大力鼓吹中國宣教,並向海外中國知識分子傳道,更創建中國福音會(1986),讓「中國宣教」成為世界宣教的重要部分, 是中國宣教的推動者。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