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介紹
二十世紀的中國早已不是一個封閉的中國,她在全球化的資本主義、殖民侵略的脈絡之下,「本色神學」不能理解為是「穿上華服的基督教」,而是在特定的處境中發出革命的精神和態度,因為「本色」指的即是「處境」,「處境」不是一種思辯或系統化的神學,相反的,它是一個以具體的政治社會環境來構思何謂 「本色」,用我們的語言來說,沒有一種對於耶穌形象的描繪是不具有公共性的,問題的差別只在於是自覺或是不自覺的、誠實的或是自欺欺人的。
系列構思
上世紀前半業,中國基督教最具活力的神學思想即為公共神學,他們大力推廣基督教社會思想,與最富挑戰性的社會思潮進行論戰和對話,參與學生運動和鄉村建設時均走在最前線,勇敢地面對來自保守派和帶有帝國力量的西教士團體的壓力/挑戰,積極參與婦女解放運動和反日抗戰的行動等。他們差不多已展開了所有公共神學的議題:人權、民主、黨國、家庭、婦女、經濟、勞動、生產、愛與暴力、革命、戰爭、全球化、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民族與愛國主義等問題。
今天,我們有必要正視有別於本色神學、重生神學、屬靈神學以外的「公共神學」,將之重現於中國基督徒和中國社會之前,他們曾經付出的努力和代價是不容否認的。明日的中國基督教公共神學可否順利展開,取決於我們如何繼承他們的遺產,並爭得那些不認同上述三大神學路線的基督徒的支持和參與。
本系列將按公共神學的不同主題集結相關的文章或論著,分四輯「社會思想」、「耶穌形象」、「學生運動」、「鄉村、工業與婦幼」推出。期望可以為今後的中國基督教公共神學修出一條路,既可上承前人的努力,或至少重振/尋回過往曾經存在於中國基督教的批判與實踐的活力,又可接續到當代無以迴避的公共生活中。
作者簡介
曾慶豹,生於馬六甲,長於昔加末和新邦令金,初中和高中就讀於居鑾中華中學;十九歲後赴台,前後就讀過政治大學,台灣大學,於哲學研究所取得哲學博士,現為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特聘教授。
曾為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中國人民大學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等,並主編國際學術期刊和四個叢書系列,著有《哈伯瑪斯》、《上帝的愚拙與聰明的人》、 《上帝、關係與言說》、《信仰的(不)可能性》等書。
目錄
叢書總序
中國基督教神學系列總序
編者導言
編輯凡例
基督教的社會使命/范定九
耶穌生平/吳雷川
青年模範/張仕章
革命的木匠/張仕章
被壓迫者的福音/謝扶雅
無產者耶穌傳/朱維之
英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