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earch

存在的理由

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
Reason for Being: A Meditation on Ecclesiastes
作者:以祿 (Jacques Ellul)
譯者:孫芥石、郭秀娟
出版社:校園書房
出版日期:2017-11
頁數:352
備注:16x22cm
貨品號:9789861985756

$7.95

Out of stock

商品介紹

畢德生、唐慕華、楊腓力共同屬靈導師,
以祿著作第一次中譯出爐,里程碑書系又一扛鼎之作!

這一切的一切,對一個人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呢?

這是迴盪在整卷傳道書中的提問,法國社會學家以祿在研讀並默想傳道書數十年後,寫下這本《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企圖帶讀者一起尋覓答案。

身兼社會學家、思想家、法學教授、平信徒神學家多重身分的以祿,被譽為「預知了所有的人」,他在六十幾年前對科技系統如何宰制現代人處境的分析,跨越世紀後,至今依然精準得令人目瞪口呆。

本書就是以祿對於傳道書的深入默想,他分析這卷經書中彼此交織的三大主題:虛空、智慧、神,並且跟歷代多位神學、哲學、文學家對話,火花迸射,足以刺亮你我的眼目,看出當代社會原來有這麼多荒謬的假象,而傳道書數千年前發出的警語,竟依然切中現代人的要害。以祿也指出並論證傳道書的「矛盾」屬性,批判多位學者對傳道書的釋經進路,提出許多獨到見解,論述廣博而厚實,犀利又強勁。

如果你曾經認為傳道書不過是自相矛盾的厭世喃喃、悲觀的虛無主義,那麼,你一定要看這本《存在的理由》,跟著以祿,學會在何時擺脫線性邏輯的包袱,學會如何放下自己與已知,讀出傳道書的深層含義,再次發現生活最細瑣卻也最重大的意義,重新確證生命每一天存在的理由。

====
《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這本書,是以祿藉著對傳道書的詮釋,重思「人以及為人所設立的萬事萬物」所面臨的存在困境,並提出終極的回應。……這本談傳道書的作品,更像是盤點其畢生思想,開啟「以祿學」的定調之作。若有人問該如何成為「以祿學家」,或是想要更深了解以祿的思想,就從《存在的理由》這本討論智慧開端的書開始吧。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陳宗文

以祿可以說一生都投身於科技影響的研究與寫作。對於這位法國基督徒思想家來說,科技社會已經完全失落了自由、尊嚴、奧祕以及想像了。科學與科技、進步的神話、金錢、工作能力、財產與性高潮,終必如風、如煙、如霧,虛空中的虛空。這是生命意義的問題。以祿晚年寫下了《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中文本的副題一語中的表達了他這本著作的主旨。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教授 鄧紹光

作者簡介
以祿(Jacques Ellul, 1912–94)

以祿是法國波爾多大學的法學教授,所著《法制史》為該領域經典。世人兀自沉醉於科技進步將帶來光明前景時,以祿已如先知發出警告,批判科技對現代社會及人性的扭曲。他從聖經角度研究城市的意義,建構出一套城市神學。年少時,他全面研讀馬克思與祈克果,本是共產主義信徒,至終選擇歸向基督。

以祿筆下廣博而犀利,令人懾服。然而造就如此雄渾厚度的,並不只是他的學術成果而已。他出身貴族,因家道中落而從小體會赤貧滋味。二次大戰期間,他遭納粹剝奪大學教職,流放鄉間,為了養家活口而下田當起農夫;他與法國解放軍合作,營救猶太人;戰後短期供職波爾多市政府,協助重建,實踐他對城市制度的研究心得。將近二十年之久,他帶領一個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社團,幫助社區裡的邊緣青少年;他更長期投入當地的環保運動,對抗政府為了發展觀光而破壞海岸線的強力開發手段。

一生著有上千篇文章、五十八本書的以祿,無疑是一則低調卻影響力廣遠的傳奇。時至今日,他仍是許多學者專家的研究重點;他的炯炯洞見,仍為二十一世紀的讀者點亮前方的路。

Shopping Cart
Scroll to Top

Your personal data will be used to support your experience throughout the website, manage access to your account, and for other purposes described in our Privacy policy. | 您的個人數據將用於支持您在整個網站上的體驗,管理對帳戶的訪問以及用於我們的Privacy policy中所述的其他目的。

Please accept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to proceed.

Thank you for registering with us! A login password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after registration. 感謝您註冊加入我們!註冊後,登入密碼將發送到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Your personal data will be used to support your experience throughout the website, manage access to your account, and for other purposes described in our Privacy policy. | 您的個人數據將用於支持您在整個網站上的體驗,管理對帳戶的訪問以及用於我們的Privacy policy中所述的其他目的。

Please accept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to proceed.

Thank you for registering with us! A login password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after registration. 感謝您註冊加入我們!註冊後,登入密碼將發送到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Your personal data will be used to support your experience throughout the website, manage access to your account, and for other purposes described in our Privacy policy. | 您的個人數據將用於支持您在整個網站上的體驗,管理對帳戶的訪問以及用於我們的Privacy policy中所述的其他目的。

Please accept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to proceed.

Thank you for registering with us! A login password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after registration. 感謝您註冊加入我們!註冊後,登入密碼將發送到您的電子郵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