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earch

求正話是

教會中文趣談與辨正作者:姚志華 ()譯者:出版社:其他.姚志華出版日期:2014-10頁數:239備注:
求正话是

$21.50

庫存量: 3 in stock

商品介紹

本書的書名,正題是「求正話是」,讀者若用口讀出這四個字,不難聯想到「球證話事」這雙關語。球證,代表着權威、規範。在一場球賽中,球員都希望在安全的環境下作賽,而觀眾都希望欣賞到精彩的賽事,那麼,球員就須服從球證的判決,也就是依從球賽的規則。人際溝通亦然,溝通的工具是文字或語言,如欲溝通有效、愉快,就須依從文字和語言的規範,否則溝通受阻,甚至人際關係受破壞。「求正話是」的字面意思,就是求正確、談對錯,這是本書的主旨之一。

至於副題「教會中文趣談與辨正」,也須稍作闡釋。「教會中文」一語,我第一次見它就是在二零零七年七月一日《時代論壇》的專欄――「教會中文」,這術語很可能就是胡燕青老師首創的。這術語是否已廣泛地為人認受,不得而知;今年三月,湯清基督教文藝獎頒獎禮中,吳思源先生以「教會中文的好與壞」為題發表演講,看來,「教會中文」這術語日漸普遍。它的意思是甚麼?讓我們參考香港城巿大學「專業中文」課程的設計,這課程開設「傳媒中文」、「法律中文」、「商業中文」等科目,其理念就是:在各專業內皆有獨特使用的中文術語,和獨特的中文表述方式。依此類推,「教會中文」就是指在教會場景內獨特使用的中文,例如「查經」、「祈禱」、「講道」等屬靈詞語,「求主復興教會」等表述。(然而,無論「教會中文」、「傳媒中文」或「法律中文」,都不能擺脫那放諸四海皆準的中文規範。)

副題中的「辨正」,意指辨明是非,改正謬誤,這詞正是本書主旨所在。至於「趣談」,意指有趣味的談論。一談起教會中文,一般讀者未必有興趣,其實教會中文存着種種趣怪現象,值得我們探討。我會嘗試用趣味的話題切入,以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

本書分為六輯,從各輯的名稱,讀者不難知道當中之文章的性質。須補充說明的是第三至六輯。第三輯談語法,就我所知,信徒中不少是未讀過中文語法的,因而偶爾寫出病句;若對中文語法有認識,有助寫出正確的文句。第四輯談修辭,就是談正確運用中文之餘,如何力求更美更好;平心而論,教會裏的中文運用也有可觀的一面,我不時讀到優美的文句篇章,或聽到妙語如珠;在這一輯內,我邀請讀者一起賞析信徒的佳作。第五輯談翻譯,主要評析教會裏出現的英式中文、音譯詞等,兼談中文與英文的差異。至於第六輯的「雜談」,當某篇文章不能歸於前五輯,我就把它放在這一輯裏面。再者,各輯內的文章,是依其發表先後而排序。

本書不是學術著作,而是專欄文章的結集。受制於專欄的篇幅,每篇約七百字,題目只能扼要談論,未能詳談細究。

「參考書目」所臚列的詞典、書籍、報章及網址,都是我撰寫各篇時曾參考的,現歸類放置書末,方便讀者使用。附錄的「基督徒文字工作者活動剪影」,是筆者從事編輯工作廿五年來,與眾多主內文字工作者互動、交流的珍貴回憶。趁本書出版之際,拿出有關照片與讀者分享,讓你們略窺近廿多年基督徒文字工作者輔助教會事工而付出的努力。

作者簡介
姚志華於香港出生。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其後取得基督教研究碩士(中國神學研究院)、翻譯文憑(香港公開大學),以及中文深造文憑(香港城市大學)。

曾任報章記者、語文教師。一九八九年九月起,投身基督教編輯工作,先後任職於宣道出版社、福音證主協會、漢語聖經協會等,職至資深編輯。在業界已逾二十五年,期間曾擔任香港基督徒編輯團契首兩屆團長,籌辦多項大小型文字工作者活動,另短期在大學校外進修學院任教編輯課程,以及在神學院任教中文。現仍從事編輯工作。

主編《閱讀伴我行》一書,翻譯《靈修日程》一冊。二零零八年二月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在《基督教週報》撰寫「教會語文漫談」專欄。作品亦散見於《時代論壇》及《明報》。多次在徵文比賽獲獎,包括:香港聖經公會之徵文比賽公開組冠軍(2000年)、《基督教週報》金禧報徵文比賽公開組優異獎(2014年)。

Shopping Cart